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落实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精神,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,推动校(院)高价值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,2025年3月31日,校(院)在千佛山校区举办山东省区域定向专利许可工作政策宣讲会。校(院)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刘贞先、副处长孟武,校(院)各二级学部(学院)分管副主任(副院长)及科研业务科科长参会,本次会议由孟武主持。
宣讲会上,刘贞先表示,校(院)在全省率先推进山东省区域定向专利许可工作,探索实施“先用后付”转化模式,着力打通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相关创新实践已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等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誉。当前校(院)着眼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,聚焦十强产业发展需求,已构建起覆盖全省16地市的常态化精准对接网络。他强调,校(院)将打造涵盖制度保障、资金配套、人才评定、项目申报、奖励激励等五大维度的立体化激励闭环政策体系,全面强化区域定向许可工作的战略纵深布局与全链条实施效能。
孟武介绍,山东省区域定向专利许可工作遵循以下实施路径:首先由校(院)筛选形成专利菜单并向地方政府定向推送;随后政府部门依据企业需求进行精准匹配;在校企双方完成签约备案后,相关专利将享有为期一年的免费试用期,同时发明人可通过签署兼职协议确保专利实施效果。该项工作秉持三瞄准三定向核心理念,瞄准产业定向推送专利、瞄准需求定向匹配人才、瞄准转化定向研发成果。他指出,各二级单位应即刻全面铺开专利定向许可清单动态征集工作。校(院)将通过构建校政企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网络,依托政府背书构建技术转移生态圈,借助人才流动打通产学研融合通道,在政策赋能下加速实现高价值专利产业化突破。
座谈会上,与会代表围绕区域定向专利许可工作深化推进的实践路径,开展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。
下一步,校(院)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坚决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示,针对全省16地市不同区域产业特点,持续创新推动山东省区域定向许可试点工作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。